往 事
我們每天都為忙不完的工作糾纏不休,并接觸著三教九流各色人等,為了自我定義的目標奔波于茫茫人海,似乎就要淪落成《阿飛正傳》中那只沒有雙腳的小鳥,不停的飛、飛,直到用盡最后一口氣力,才曉得停息。這樣的生活,讓大家忘記了自我,漸漸變成別人的一個影子和工作的一架機器。這樣的生活,可以讓大家成為無數(shù)的角色,比如成為老師、警察、父親、丈夫等——唯獨成為不了你自己。由此看來,想做回自己不是易事。然而,我始終覺得,找不到自己精神家園而只周旋于外在事務(wù)的生活,并不是充實、精彩的生活,至多算是忙碌、熱鬧的生活而已。
許多人都是熱愛回憶的。你看,我們閱讀的小說,百分之七十講述的是過去的事,百分之九十涉及過去的事,就像不把握現(xiàn)在便突兀了將來一樣,生活在此刻的人們,同樣無法不回首來時的路,如若不然,也許正在行走的人將不知有多少會在十字路口抓耳撓腮。況且,往事的提及所帶給我們的卻不僅僅是經(jīng)驗,而是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回到自我世界小憩一番的最佳方式。
其實,人生本就是一段旅途。人在旅途,哪無鄉(xiāng)愁,既是鄉(xiāng)愁,回憶過去就不應(yīng)該扣上“抱陳守缺,不思進取”的帽子。我所理解的回憶只是同自己的一段對話罷了,若將其看成是對舊時光的不離不棄,那就是十足的誤會了。
人說落葉歸根,人們精神世界的根基又在何處呢?自然不會是尚未穩(wěn)固的現(xiàn)在和不能預(yù)知的未來,而是已經(jīng)定格的過去。有句話說的好啊,今天會結(jié)束,明天也會結(jié)束,難以結(jié)束的是昨天。通過回憶,我們不僅找到了回家的路,回到了自我的精神世界,而且在此過程中,我們知道自己的生命還未曾揮霍殆盡。
關(guān)于回憶的美好以及美好的回憶,我不想過多的描述,我只想說,回憶如美酒,越品越香——這個比喻雖然古舊了些,卻也經(jīng)典不過。若要用詩句來形容回憶往事時的那份情懷,“把酒祝東風(fēng),且共從容”想必十分貼切。
然而,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像我這么熱衷甚至鼓吹回憶的。很多人時常被舊有傷痛所打擾,他們認為“記憶是痛苦的根源”。不可否認,傷心的事,與其在心中一次又一次泛起痛苦的漣漪,倒不如忘得一干二凈。只是,若能將傷心的往事化作你嘴角淺淺的一笑,這樣的選擇,不是更妙嗎?可那種坦然和豁達,又是需要多少的磨礪才可以達到的境界啊!
如果你對往昔的快樂已麻木不仁,或者,對昨日的傷痛還耿耿于懷,那么你就不是一個懂得回憶的人。一個不知道回憶的人,他的生活將是單調(diào)的,一個不懂得回憶的人,他的人生更是蒼白的。
往事不可不提。回憶對于我們,是應(yīng)當掌握的一種生活方式,它是一種態(tài)度,每一個都應(yīng)該有這個態(tài)度,而要做的,就是學(xué)會如何將好或者不好的往事,于回憶之時都讓他們在心中油然生出一種莫名的暢快,就像攀越了千峰萬壑終于見到神往已久的夕陽一樣,當然,身邊若還有愛人相伴,那就更好不過了。(五分公司 游華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