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訊員:王昊
當朝陽升起,陽光透過薄霧與楊樹林,灑向黃淮海平原,嶄新的濟廣高速似黑色蛟龍,橫亙大地、耀眼奪目。
歷時兩年多建設,山東濟廣高速濟菏段改擴建項目于12月20日全面恢復雙向通行,二航局濟廣高速項目總工程師張玉奇望著平整如鏡的路面百感交集。
該項目連接濟南市與菏澤市,全長153.6公里。全線9個標段中,靠南的幾個標段有個共同點,均地處黃泛平原區(qū),河灘沉積帶來大范圍的軟土地基。二航局承建第7標段則冠絕全線,16公里主線中60%都是軟基,數(shù)倍于其他標段。最初的設計資料里,預計要打60萬延米水泥攪拌樁,才能穩(wěn)固基礎、避免道路沉降。
2022年10月,正式開工前,在檢查原有道路病害問題的過程中,項目測量部長崔法超發(fā)現(xiàn),部分路段盡管地勘顯示不屬于軟基,沉降卻明顯,病害也隨之而來。原來,初步勘察實施較早,且勘察點位布置稀疏,勘察深度較淺,不能詳細反映每段地質情況。
于是崔法超聯(lián)系勘察單位對全線進行了地質補充勘測,并聯(lián)合項目工程部長賈俊亭復核新報告。最新數(shù)據(jù)顯示,相當一部分路段存在較厚淤泥層,仍有沉降可能,若不加固處理存在質量隱患。
為了確保建成后道路的質量,經(jīng)各方復核確認,最終將水泥攪拌樁施工總量增加至76萬延米。綜合考慮單臺鉆機的成樁效率及總體施工計劃,張玉奇同步加大投入、追加施工設備,將鉆機從原先12臺增加到15臺,同時增加配套的荷載試驗設備,搶抓施工黃金期,及時為路基填筑提供作業(yè)面,趕在冬季來臨前鋪設瀝青路面。
“不止增加數(shù)量,我們還為鉆機配備智能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,精準監(jiān)測每根樁水泥漿用量、成樁時間、成樁次數(shù)、樁長等,幫助研判成樁質效。系統(tǒng)還接入多方在線智慧云平臺,便于實時監(jiān)管?!睆堄衿娲蜷_一盒裝滿紙片的文檔,抽出一張解釋:“每次作業(yè)智能系統(tǒng)都會生成小票,就如同每根樁的身份證,幫助計量工作快速推進、有據(jù)可查?!?/span>
隨著水泥攪拌樁和路基填筑的推進,施工中產(chǎn)生的大量廢棄土成了擺在張玉奇面前的新困擾。好在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。2023年3月,業(yè)主單位引薦了一位“貴客”——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學院的張乾青教授。
張教授團隊研發(fā)的一項名為“噴擴壓灌流態(tài)固化廢棄土樁加固軟弱地基”的新技術正需要試驗場地,驗證技術可行性及經(jīng)濟性。該技術通過擴大局部樁身直徑,提高樁側摩阻力;并創(chuàng)新性結合液態(tài)固化土技術,實現(xiàn)固體廢棄物再利用。于是雙方一拍即合,開啟新技術合作。
“不同于水泥攪拌樁形成的上下一樣粗的樁孔,新技術樁孔內,經(jīng)過高壓旋噴設備,可在地底沖出一個更大直徑的空間?!睆堄衿鎸⒖曜硬暹M一顆葡萄描述著:“待混著廢棄土、固化劑的漿體硬化成型,形成這樣形狀的樁體扎根地下,能顯著提高軟土地基的承載力?!?/span>
1個月后,最初試驗并不順利。傳統(tǒng)水泥攪拌樁快則半小時一根,新型樁單根卻要3個多小時成型,質量強度也不如預期。但張玉奇沒有氣餒,告訴自己萬事開頭難,待收拾好心情,便與張教授仔細分析過程和細節(jié),有針對性地做出了改進。
雙方合計后,主要優(yōu)化了兩大方向。首先改進了專用鉆機,將原本分開的鉆孔擴徑和壓灌擠振漿液的功能集成為一體,實現(xiàn)了邊鉆邊噴邊擠振,效率終于追平水泥攪拌樁;另一方面對廢棄土顆粒進行篩分,挑出大直徑顆粒,讓泥漿更細膩、顯著提高成樁質量。
“我們共施工了9000延米長新型樁。不僅質量、效率實現(xiàn)預期目標,也成功實現(xiàn)高速公路廢棄土的科學化處置。新技術具有成樁價格低、適用范圍廣、加固質量可靠等優(yōu)勢,經(jīng)濟、環(huán)保效益顯著,應用前景廣闊?!睆堄衿娓吲d地說:“目前,我們正和張教授團隊積極開展科研成果轉化工作?!?/span>
得益于對質量管理、科技創(chuàng)新的不懈追求,近兩年,項目團隊共獲得省級QC質量成果4項、濟南市QC成果6項、專利3項,在業(yè)主組織的全線勞動競賽評比中3次獲得第二名好成績。
2024年12月20日,濟廣高速濟菏段全線恢復雙向通行。此時,距離高速右幅通車已有一年多時間,觀測數(shù)據(jù)顯示軟土地基沉降微小,道路平整如新?!拔页D暝谶@段高速巡邏,切身感受到新修道路平坦多了,不顛不簸、胎噪很小,駕駛體驗很棒!”來自濟寧交警白振豐副隊長高度評價。